《太乙救苦护身妙经》第二讲,清微天的奥妙
今天我们来逐句解读《太乙救苦护身妙经》的开篇场景。
尔时元始天尊。在玄景之上。清微天中。九色玉堂。升七宝座。放大光明。普集万灵。与天教化。十方天尊。道君老君。帝君元君。丈人圣人。万万仙众。俱来诣座。听宣妙法。於是梵王称善。帝释欣歌。仙乐自响。随光而至。
我们还是按太一道门的诵读方法,在诵读前,结太一指,链接天尊,修持太乙净土,然后诵读此段经文。
镜心道长说,《太乙救苦护身妙经》开篇描绘了元始天尊在清微天中宣说妙法的神圣场景,这一段落融合了道教宇宙观、神学体系与救度思想。我们通过持诵经文再现法会场景,使我们的肉身成为“移动的清微天”,最终实现“身即道场”。
下面就来和镜心道长一起学习吧,请准时参加直播课程。
1、尔时元始天尊。在玄景之上。清微天中。
镜心道长说, “玄景之上”:指超越物质世界的玄妙境界,象征元始天尊作为道教至高神的本源性与超越性。
“清微天”:这个是指道教三清境中的玉清境,位于三十六重天的最高层,是元始天尊的专属道场,代表宇宙的纯净本源与无始无终的永恒性。
镜心道长说,当我们读到这句经典时,要从下丹田处,升起太乙珠,去吸收天尊的“先天祖炁”,通过静坐内观复归此境,达到“心斋”状态。
2、九色玉堂。升七宝座。放大光明。
这个“九色玉堂”,当是天尊说法的场所。玉堂发出九色光(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、紫、绿、蓝、金),象征天尊法身涵盖万法,暗合道教“九阳之精”的炁化理论。九阳之精,就是太乙救苦天尊,天尊被赞誉为“九阳之精”的化身。
“七宝座”:由金、银、琉璃等七种珍宝构成。在《太乙救苦天尊宝诰》中有:“七宝芳骞林,九色莲花座。”描述了太乙救苦天尊居于多种宝物的隐居之所。而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之灵宝天尊居于玄都七宝紫微宫及禹余天宫,这里面也出现了七宝。这里的七宝指的是:水银、黄金、玉、水晶、朱砂、球璨、珊瑚等七种宝物。
“放大光明”:这个大光明,不是自然的,物理之光。它是先天一炁的显化,能破除三界晦暗,直接照见众生本真道性。
所以我们读到这里,我们丹田处的太乙珠已经盈盈有硕大之象了。
后面的内容,我们在直播课中详讲。
镜心道长说,我们读这篇经文,要了解一点的是,清微天对应我们修行者的中丹田(膻中穴),九色玉堂象征先天祖炁的凝结点,七宝座映射脊柱七轮的能量通道。
所以,这就和我们的身体一一对应起来了。我们在诵读前,通过修持太乙净土,可闭目存思天尊端坐九色莲花,放大光明从顶门灌入,净化五脏六腑,激活我们太一弟子的“太乙珠”能量核心。
我们学习的这个天尊说法场景,在道教的科仪中,是要经常用到的,做法事时,高功要存想自身化为元始天尊坐在七宝座上,正是对这一神圣场景的仪式性复现。
镜心道长强调一点,我们要注意,这个法会既是元始天尊在鸿蒙初判时的第一次开劫,也是每个修行者持诵经文时的当下重现。这就是道教中的, “永恒现在时”的设定,我们只要诵经修行,就是通过内炼复归清微天中的本真状态。
镜心道长说,这个九色玉堂,象征先天祖炁的纯净本源,对应人体中丹田(膻中穴)或顶轮(泥丸宫),是修行者凝练先天一炁的核心区域。
这个“九色光”呢,是代表宇宙能量的全息性,对应我们人体五脏六腑与奇经八脉的调和。
清微天:隐喻修行者内在的清净心性,需通过持戒、静坐达到“心斋”状态,使身心与天尊圣域同频共振
镜心道长说,这段经文中,也暗含着九色玉堂的修行法门。
我们在诵完经后,闭目存思九色玉堂中太乙救苦天尊端坐九色莲花,左手持甘露瓶,右手执杨柳枝,周身散发九色光。观想光炁从顶门灌入,洗涤五脏浊气,最终凝结为“太乙珠”。
然后结合“九色玉堂”意象持诵“太乙救苦天尊”圣号。